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权威解读首度重磅发布:助力开启精准化、全周期近视防控新时代

编者按:近视是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切实推动近视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大步迈进,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视光学组三大权威眼科学组织,精心编撰的《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于6月12日震撼发布。该白皮书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号召,以前瞻性的 “全生命周期+全覆盖+全流程” 防控体系,一经问世,便迅速在行业内引发热烈讨论,传播范围甚广。


2025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Vision China)期间,全球领先的视力保健和眼镜制造企业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以“行业先锋 全链守护”主题参展,并于6月13日在大会开幕式厅举行以“循证为基 创新引领”为主题的卫星会,携手权威专家对《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进行深度解读,推进眼健康精细化管理新共识,并重磅发布《一图读懂共识(2025)》及依视路®星趣控®2.0镜片,为行业发展谋定新篇。



01

卫星会现场直击

我国近视管理白皮书编写工作始于 2019 年,首版发布后为行业近视管理提供了初步的规范与指导;2022 年第二版细化管理流程,强调近视前期干预与联合手段应用。如今,《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的发布,不仅在循证医学证据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强化,更是将人群管理精准分层,对全流程管理方案予以深度优化,这无疑标志着我国近视防控事业成功迈入“精准化 + 全周期”的崭新时代。


吕帆教授致辞

图片

会议主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吕帆教授为本次会议致辞时表示:“从2019年第一版到2025版,近视管理白皮书的编写历程凝聚了众多专家的心血,得到了广泛认可与支持。随着近视防控科学的进步,精准管理、个性化管理及流程精细化管理等新理念不断涌现并被纳入白皮书。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将复杂白皮书转化为“一图读懂共识”形式,为一线临床工作者提供可视化的操作性指导,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近视管理发展。吕帆教授强调:近视防控贯穿全生命周期,幼儿期培养良好用眼习惯,中老年关注近视并发症。推广这一理念,有助于提升社会认知,促进各年龄段眼健康。



林国樑先生致辞

图片

依视路陆逊梯卡大中华区专业视觉健康业务总裁林国樑先生在发言中表示:“与Vision China十年同行,我们从‘解决方案提供者’走向‘行业生态圈的构建者’,积极参与行业的变革和发展。近年来,在《‘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的指引下,行业正向更科学、更系统的精准管理体系迈进。我们也在Vision China期间交出创新答卷,积极响应《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的发布和解读,将 H.A.L.T.、点扩散等核心技术的临床研究成果分享给行业,为近视管理的精细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循证基础。同时,我们的第一代星趣控镜片已获得6年临床验证,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和控上面展现了经过循证医学验证的效果。这次,我们自豪地推出了星趣控2.0 镜片,这款产品在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在提升近视管理效果方面表现出色,这也是我们对消费者和行业期待的又一次实力回应。”


《一图读懂共识(2025)》发布

图片

随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姜珺教授依视路陆逊梯卡大中华区专业视觉健康业务总裁林国樑先生共同为《一图读懂共识(2025)》揭幕。《一图读懂共识(2025)》以简洁明了的图表形式呈现,涵盖了近视管理的全流程,从初诊建档、近视诊断标准,到防控效果评估及停用时机等各个环节,将复杂的近视管理知识进行了提炼和整合,使临床医生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快速参考,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近视管理服务。




02

专家权威解读

2025版白皮书核心要点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自发布以来,在眼科及视光领域引发广泛关注,如何科学理解并精准应用这份权威指南成为行业焦点。为此,会议特别邀请《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编委会专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姜珺教授,从高质量近视管理临床研究标准、近视差异化管理策略,以及近视全流程管理方案3个方面,首度对《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的核心要点进行了权威解读。



图片




(一)高质量近视管理临床研究标准

姜珺教授指出:《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首次增加了高质量近视管理临床研究标准的判定,强调随机对照试验(RCT)是评估近视管理方法的“金标准”,回顾性研究可作为补充证据;研究时长需至少1年,长期随访(≥2 年)更可靠,避免高估短期效果;对照组需严格匹配年龄、种族等因素,避免直接套用国外数据;同时需警惕停用干预后的 “反弹效应”,建议逐步减量并监测眼轴变化;有效性评估以眼轴增长为主要指标,屈光度变化为次要指标。


图片




(二)近视人群差异化管理

同时,《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强调,在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和睡眠,均衡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要精准化人群管理:并实施差异化近视管理策略。白皮书将近视人群精准划分为:未达到近视前期标准的儿童、近视前期儿童、非进展性近视儿童青少年、进展性近视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按近视进展速度分为快、中、慢),同时给出了相关判定标准,以及管理策略。


图片


未近视及近视前期儿童:

  • 优先保证每周≥30 小时户外活动;

  • 可选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或特殊光学设计框架镜延缓近视发生。


进展性近视儿童(尤其12岁以下):

  • 推荐角膜塑形镜(OK 镜)、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近视防控框架眼镜及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干预措施;

  • 即使非进展性近视(年增长≤0.50D)),仍建议进行近视防控,避免成年后高度近视风险。


图片


成年人近视管理:

  • 约25%中低度近视成人近视仍会缓慢进展,需监测眼轴(年增长≥0.108mm为快速增长,需要更多关注);

  • 高度近视(≥-6.00D),需定期随访,预防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三)近视管理全流程方案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打造了近视管理全流程方案,强调要进行精细化流程管理,指导临床医生依据流程指引,对不同人群实施检查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图片


  • 初诊建档:建议从幼儿园起建立包含病史、眼部检查及屈光检查数据的屈光档案;

  • 进展性近视诊断:眼轴年增长>0.20mm 或屈光度年增长>0.50D;

  • 防控效果评估:每半年复查,眼轴≤0.20mm/年或屈光度≤0.50D/年为控制良好,效果不佳时,调整方案,包括提高依从性或更换/联合干预管理;

  • 停用时机:≥16 岁且眼轴年增长<0.06mm 时可逐步停用,但需持续监测反弹风险。


图片


(四)全生命周期近视管理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首次将近视管理延伸至全生命周期,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涵盖从幼儿时期眼部发育监测、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到中老年时期视疲劳矫正衔接、近视并发症管理,以及近视与多种眼病及其他器官疾病的相互作用。通过实施精准人群管理和精细流程管理,提升临床工作者服务目标人群的效能。


图片




03

星趣控2.0镜片技术升级 

助力精准近视

揭晓星趣控2.0镜片技术突破奥秘

卫星会上,依视路陆逊梯卡新加坡研发中心近视研究专家 Dr. Björn Drobe 揭晓了星趣控 2.0 镜片的核心技术突破。


图片


他以依视路45年近视防控研究为脉络,通过动物实验与人类视觉模型验证,揭示新品设计源于对“视网膜离焦信号调控眼轴”机制的深度探索。依视路星趣控2.0镜片,搭载全新H.A.L.T. MAX技术,增加了微透镜的屈光力和非球面性,产生距离视网膜更远的2倍非聚焦信号区。医生可根据儿童的风险等级、视力发展状态与生活习惯,匹配更合适的控制方案。此外,星趣控2.0镜片采用12圈微透镜星环设计,将镜片最大直径提升至75mm,不仅可适配更多镜框尺寸,在提升离焦量的同时还可保持视觉质量。新品与白皮书倡导的 "精准分层管理" 理念高度契合,尤其适用于父母高度近视、低龄进展快等高危人群。


小 结

《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近视管理进入了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防控的新时代。这份白皮书不仅为眼科医生、视光师等专业人士提供了权威指导,也为近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本次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推动的《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的专家解读,以及《一图读懂共识(2025)》的发布,进一步促进了这份白皮书的有效落地,有助于近视管理临床工作者将循证医学与创新技术相结合,不断优化近视管理策略,共同守护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